扬州的阳春面怎么做的

2025-05-19 08:25:25
推荐回答(4个)
回答1:

阳春面的主料:面粉(适量)、鸡蛋(2枚)

苏菜阳春面的调料:凉水(适量)、蒜苗(适量)、盐(适量)、鸡汤(适量)、香油(适量)

1、面粉中磕入鸡蛋揉成光滑略硬的面团,放入冰箱冷藏室静置20分钟。

2、蒜苗洗净切片;鸡蛋打散入锅摊成蛋皮切丝备用。

3、面团取出再揉5-10分钟,将面团按扁,擀成大薄片。

4、均匀的撒上面粉,防止粘连;将面皮叠成若干层,用刀切适中的宽度。

5、将切好的面条抖散。

6、锅中水烧沸,放入面条搅散后煮至断生,捞出盛在碗内,撒上蛋皮丝、蒜苗段。

7、另起锅加入鸡汤烧开,撇去浮沫,调入盐、淋上香油即可。

8、鸡汤浇在面条上即可。


回答2:

回答3:

阳春面

简介

又称光面。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,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。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,故称阳春面。 开洋葱油拌面 又称海米葱油拌面。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(上海人称开洋),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。面条韧糯滑爽,海米软而鲜美,葱油香郁四溢.1945年后,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,用来拌面。葱香浓郁与众不同,很受欢迎,流传至今。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。

阳春面的历史由来

面条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面食之一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驰名世界。据史料记载,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。在东汉<四民月令>一书中载有「........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」之语,据考证「水溲饼」、「煮饼」是中国面条的先河。魏晋时称「汤饼」。南北朝时称「水引饼」或「水引面」。汉<释名.释饮食>载有:「蒸饼、汤饼、金饼、索饼之属,皆随形而名之也」;<九谷考>中也有「释名之索饼,即今之索面,西北称扯(抻)面」;<素食说略>中有「面条,古名索饼,一名汤饼,索饼言其形,汤饼言其食法也。」做法是用手将面团搓成筷子粗细,再水浸,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叶样子,入沸水煮熟,类似宽面条;或称「餺飥」,在<齐民要术>中记载做法:用手搓成手指长,用水浸,下锅时用手捻薄,再用沸水煮熟,这种方式很像山西的「搓面」与「揪片」。
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,久古人甚至将面条叫「饭」,而大米、小米做的饭则叫做「米饭」以区之。吃面不仅用於困腹,也有民俗礼仪的意义,例如常用来祝福新生婴儿长命百岁,中国人过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面条,因此面条又称长寿面,因为面条又长又薄(薄的意思是瘦,而瘦则与寿同音),故生日吃长寿面成为习俗,而长寿面就是我们俗称的面条或寿面
悠久的吃面历史当然也吃出了各种的制作花样,发展出杆、抻、切、削、揪、压、搓、拨、捻、剔、溜等等的制法,以及蒸、煮、炒、煎、炸、烩、卤、拌、烙、烤等的调制法,而演变成各地的风味面条,如北京的打卤面、上海的阳春面、山东的伊府面、山西的刀削面、陜西的臊子面、四川的担担面、湖北的热乾面、福建的八宝面、广东的虾蓉面、贵州的太师面、甘肃的清汤牛肉面、岐山的臊子面、三原的疙瘩面、韩城的大刀面、西安的箸头面、菠菜面等等,有细如丝线的面条,也有宽如腰带的面条,形式不可胜
面条名称除上述之水溲面、煮饼、汤饼、水引、餺飥外,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、温淘等,这些称谓就是现代的凉面或水煮面条。在<唐会要.光录寺>中载有「宫廷中到冬天要造『汤饼』,夏天要做『冷淘』」,就是将面条煮熟后过冷水再吃的一种面,与北方人的「过水面」相同;宋朝时,面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已有「面条」的名词,形状为长条,花样多,如素面、煎面、鸡丝面、三鲜面、银丝冷淘、菜面等;元代时「乾(挂)面条」问世了,在<饮膳正要>中载有「春盘面」、「山药面」、「羊皮面」、「秀秃麻面」等二十多种。明清时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,如北京的「炸酱面」、扬州的「裙带面」、福建的「八珍面」等等。

阳春面的做法
[原料]鸡蛋面条100克,鸡蛋1个,蒜苗3棵,精盐,味精,香高汤,花生油。
[制法]
(1)将鸡蛋磕入碗内,用筷子打匀。把炒勺置于火上,放入花生烧热,倒入蛋液摊成蛋皮,取出切成细丝。蒜苗洗净,切成3厘米的段。
(2)锅中加水烧开后,下鸡蛋面条煮熟,捞出盛在碗内,撒上蛋皮丝、蒜苗段。
(3)将高汤倒入炒勺中烧开,撇去浮沫,用精盐、味精调味,再点些香油,浇在面条上即可。
[营养特点]汤清味鲜,清淡爽口。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。

回答4:

1、准备好所需的食材,小葱提前切好,如果有新鲜的湿面条就更完美。
2、锅中加入适量的水,烧开。
3、烧水的同时准备一个面碗,将蚝油,生抽,猪油,放入碗中,还可以加入一点点盐。
4、冲入开水,将猪油融化。
5、水烧开后下面条进去煮,大约煮至五分熟即可,不要煮的太久。
6、将煮好的面捞出,摆入汤水中即可。
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,又称光面、清汤面或清汤光面,汤清味鲜,清淡爽口。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,是上海、苏州、无锡、扬州、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。
出名的有上海阳春面、高邮酱油面(又称高邮阳春面)、扬州阳春面等等。